简略信息一览:
怎样进行虾稻共作技术
1、第1种方式是在水稻收获后放养大规格虾种或抱卵亲虾,初次养殖的每亩投放20~30 公斤,已养稻田每亩投放5~10公斤,雌雄 比(2~3):1,主要是为第2年生产服务;第2种方式是放养虾苗,规格3厘米左右(250~600只/公斤),每亩5万尾左右,约30~50公斤。
2、捕捞方法。虾稻共作模式中,成虾捕捞时间至为关键,为延长小龙虾生长时间,提高小龙虾规格,提升小龙虾产品质量,一般要求小龙虾达到最佳规格后开始起捕。***用网目5-0cm的大网口地笼进行捕捞。
3、对于虾稻连作模式,若稻田间挖有暂养沟,则可在水稻收割前投放大规格种虾,***取自繁育形式;若田间没有挖暂养沟,则需在水稻收割后,大田上水后投放虾苗。虾稻共作模式则是在种植水稻的同时继续在稻田里养殖或培育小龙虾亲本。
4、在亲虾投放前,需在环形沟和田间沟内移植40%~60%面积的飘浮植物。投放时,亲虾按照雌雄比例(2~3:1)进行投放,将装运虾筐反复浸入水中2~3次,每次1~2分钟,使亲虾适应水温后,再投放在环形沟和田间沟中。这是以收获虾苗为主、成虾为辅的养殖模式。
5、实施虾稻连作时,需要进行围沟的开挖,同时***用早放虾种、早捕捞的策略。该模式适用于规模不大、且不集中连片的稻田,需要建设防逃设施。选择稻田时,应考虑到水质良好、水量充足、周围无污染源、保水能力强、排灌方便、不受洪水影响等因素。
6、首先,田埂的加宽、加高、加固是基础建设的关键。沿着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环形养虾沟,沟宽为0至5米,深度保持在0.8米。对于面积较大的田块,还需在田中间开挖“十”字形、“井”字形或“日”字形的田间沟,以满足养虾与稻作的双重需求。
关于干沟钓小龙虾,以及钓小龙虾***教程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